談麻論“芯”第六期線上公益培訓圓滿結束
談麻論“芯”線上公益培訓開播以來,受到廣大麻醉醫生的關注,5月10日上午,第六期線上公益培訓如期而至,本期邀請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馬武華教授帶來“可視化技術與困難氣道處理”的課程培訓,黎峰講師做“光棒技術在困難氣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的課程培訓。直播時段直播間點擊量超X萬,在線學習的學員人數再創新高,超X人同時觀看直播及參與互動。此次公益培訓由江西賽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贊助。

課程開始前,馬教授與我們一起回顧了之前的直播培訓:有非常多的同道參與到這個培訓中,而且在互動的環節當中,大家的學習熱情非常的高漲,踴躍地參與到這種提問的討論當中,那么我們也希望,在這個疫情期間,我們利用這種平臺來邀請全國各地的麻醉同行來共同探討管芯類的工具在我們臨床治療管理當中的應用,也希望這樣的一個公益活動能夠給大家的一個臨床工作帶來更多的思路,帶來更多的方便,給患者帶來更多的安全。
以下為本次培訓主要內容(tips:課程精彩,內容豐富,此處只列出課程簡要內容,需要詳細精彩的可通過海報二維碼進入直播間,入口保留回放):
“可視化技術與困難氣道處理”——馬武華教授
一:調查&大數據

▲ 有13.8%科室表示有因困難氣道導致腦損傷或死亡病例?!抉R武華2016中國氣道處理現狀調查】
▲ 麻醉醫療糾紛中和氣道相關的占比為41.9%?!?014:607例(2007-2012)-美國】
▲ 萬分之二點五的麻醉患者因困難氣道死亡或腦嚴重損傷或氣切?!?011氣道調查(NAP4)-英國】
在看過一系列的調查和數據之后,馬教授介紹了三個病例,讓大家明白氣道處理的重要性,因為這三個病例,很普通,但極具警示性。
二:可視化技術
在上面三個病例講完后,馬教授提出:如果用上可視化技術會怎么樣呢?——可能會不一樣!可能會大不一樣!可能會很不一樣!
由此可見,可視化技術在醫療診治中是極有幫助的。目前可視化技術在內外婦兒影像等科室是比較普及,但在麻醉科,相對來說是新技術,所以馬教授覺得:可視化技術在麻醉科的應用應該快馬加鞭,迎頭趕上,把可視化技術用到每一個地方。
那可視化能為麻醉做什么?

1、心、肺、創傷等評價和診斷
2、動靜脈置管
3、神經阻滯
4、氣道管理
說到在氣道管理中的作用,馬教授如是說:在麻醉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如先天性聲門下狹窄、急性會厭炎導致聲門上重度水腫、咽后膿腫、扁桃腺周圍膿腫、會厭前腫瘤、喉癌等,這種情況下只是依靠普通喉鏡,很難解決問題,因為人眼是有局限性的。
而可視化的作用,馬教授總結出三個字“直線化”——眼睛繞過一些生理彎曲曲線,直接看到聲門。
三、可視化能為氣道管理做什么?
1、鏡片可視化

2、喉鏡可視化

3、插管喉罩可視化
4、管芯可視化
5、插管軟鏡可視化
6、喉罩監測可視化
7、氣管導管可視化

在說到可視管芯時,馬教授重點說到江西賽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可視管芯,將其形容為“雌雄共體”,為什么呢?因為它軟、硬一體,口、鼻兼顧,將很多功能都集成在了一起。以下列舉了它的一些臨床應用:

接著馬教授展示了賽新可視管芯在臨床上的演示視頻,有經口、經鼻、雙腔定位、封堵管定位,還包括了前幾周做的一例齙牙、牙齒缺失患者的插管:



馬教授用了兩句話來表達對可視化工具的看法:未來已經來到,只是尚未流行。
同時馬教授還特別強調了兩件事情:1、避免唯工具論。2、避免唯技術論。接著馬教授又給大家分享了一個病例,并為大家分析了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緊急氣道——沒有按照ABS流程去操作。所以,在麻醉工作的插管過程中,我們應該嚴格按照ABS流程操作,遵循其中的原則,這樣才能很好地踐行“思路決定行動”,保護患者的安全,保證醫者的工作順暢。
最后,馬教授表示:困難氣道的管理,其實就是兩件事情,1、有一個好的、簡單的、好記的流程(ABS)。2、再輔以好的氣道工具(如虎添翼)。
學術預告:《第十屆氣道管理南北大講堂》、第十三屆《困難氣道處理實用新技術培訓班》,2020年11月6-7日、中國廣州,歡迎您的到來!
“光棒技術在困難氣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黎峰講師

基于十多年管芯類臨床使用經驗,黎峰老師總結的這一套光棒培訓非常完善及優秀,建議沒來得及參與直播的麻醉醫生進入直播間使用回放功能進行學習,以下為直播培訓的部分提綱:
一、介紹了不同種類的光棒。
其中重點講到江西賽新可視光棒,并且介紹了賽新可視管芯的一些特點:管芯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感染??蛇m用于各種正常插管,并且口內占用空間小,還適用張口度小、小下頜等困難插管;可做到全程可視,損傷小,無需喉鏡輔助;對會厭和聲門的刺激小,應激反應輕、血流動力學影響??;同時抗干擾強,圖像清晰,信號穩定;管芯開機即防霧,即拿即用。
二、適應癥&禁忌癥
三、術前評估
四、準備工作
五、插管方法
六、光棒插管困難的處理
七、展示了普通光棒及可視光棒(江西賽新可視管芯)的臨床演示
在使用可視管芯插管時黎老師表示:只要塑好合適的角度位置,擺好體位,很快地就能找到聲門并置管。


八、床問題及解惑
九、操作流程小結(精華)

直播最后,依然是互動提問環節,兩位專家就大家在直播間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耐心專業的解答及建議,以下是互動節選:
?有學員提問:可視管芯能有效避免環杓關節脫位嗎?
√馬教授答疑:不能,只能講我們最大限度的減少(我們要避免唯工具論),每一個工具都會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這個短處,沒有可視要更加注意!可視的話,相對會好一些。(馬教授提醒:做好術前訪視、做好標準的操作、操作一定要輕柔、遇到阻力要停下。)
?有學員提問:普通光棒進行氣管插管,是否考慮觀察口腔情況?有哪些方法?
√黎老師答疑:需要了解??梢孕g前做耳鼻喉科檢查,如果是其它科室患者,我們可以術前做個喉鏡的觀察,在插管,這樣比較安全一些。
?有學員提問:操作過程中,頭枕墊在不同位置,暴露效果有區別嗎?
√黎老師答疑:個人會墊在頸部,有的老師喜歡墊在頭部,也是可以的。不同的位置效果會不一樣,個人選擇。
?有學員提問:沒有較多管芯類工具操作經驗,用可視管芯,學習曲線如何?
√黎老師答疑:最開始應用可視管芯時建議喉鏡輔助一下,熟悉了操作后,可無需喉鏡輔助,學習曲線大概在10例左右,如果普通光棒使用得比較好的話,10例以內即可。
最后,馬武華教授對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氣道管理學組談麻論“芯”下一期線上公益培訓內容做了預告,第七期公益培訓將邀請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王國林教授和于永浩教授分享他們在管芯類工具應用的經驗,敬請期待!